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947篇
  免费   7474篇
  国内免费   8167篇
电工技术   5585篇
技术理论   3篇
综合类   8078篇
化学工业   27502篇
金属工艺   12748篇
机械仪表   3710篇
建筑科学   3643篇
矿业工程   2651篇
能源动力   1614篇
轻工业   6720篇
水利工程   888篇
石油天然气   5897篇
武器工业   1054篇
无线电   16579篇
一般工业技术   14953篇
冶金工业   6359篇
原子能技术   1526篇
自动化技术   15078篇
  2024年   579篇
  2023年   2646篇
  2022年   3184篇
  2021年   3151篇
  2020年   3214篇
  2019年   4025篇
  2018年   2223篇
  2017年   3045篇
  2016年   3828篇
  2015年   4162篇
  2014年   4935篇
  2013年   6194篇
  2012年   6956篇
  2011年   7697篇
  2010年   7251篇
  2009年   7422篇
  2008年   8039篇
  2007年   7608篇
  2006年   6687篇
  2005年   7591篇
  2004年   6873篇
  2003年   5491篇
  2002年   4449篇
  2001年   3459篇
  2000年   2512篇
  1999年   1645篇
  1998年   1329篇
  1997年   1042篇
  1996年   1105篇
  1995年   921篇
  1994年   931篇
  1993年   563篇
  1992年   713篇
  1991年   761篇
  1990年   759篇
  1989年   979篇
  1988年   169篇
  1987年   94篇
  1986年   81篇
  1985年   53篇
  1984年   49篇
  1983年   31篇
  1982年   48篇
  1981年   60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3篇
  1959年   2篇
  1951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本文通过电化学交流阻抗法研究了模拟某CO2驱环境下温度和两相缓蚀剂对J55油管钢腐蚀行为的影响。利用软件拟合Nyquist图获得了电化学腐蚀动力学参数,分析了J55钢的腐蚀行为特征,计算了不同浓度下缓蚀剂对J55钢的缓蚀效率。结果表明,未加缓蚀剂时电荷传递电阻和中间产物电阻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添加缓蚀剂后的电荷传递电阻均远远大于空白试验条件下电荷传递电阻;该两相缓蚀剂用量大于80mg/L时其缓蚀效率大于95%,具有优越抗CO2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992.
通过拉伸和冲击试验以及SEM、TEM和EBSD组织观察,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工艺参数对3.5Ni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5Ni钢在860℃保温1 h水淬后得到细小的板条马氏体(LM)加粒状贝氏体(GB)组织;570℃回火后,LM的板条变粗,GB中的M/A岛也溶解消失,基体上有大量渗碳体析出。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板条继续合并长大,并且开始出现多边形铁素体,渗碳体也不断长大。回火温度为570~600℃时,低温韧性随回火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但是继续升高回火温度会使得低温韧性下降。研究表明:3.5Ni低温钢经860℃水淬+600℃回火的热处理可以获得最佳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993.
研究了Ti-6Al-4V表面ZrO2/TiO2复合陶瓷层的生长规律。采用SEM和XRD分析了氧化时间对陶瓷层的厚度、表面和截面形貌、元素分布和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膜层呈现出先快后慢最后趋于平稳的生长动力学,最终膜层厚度44μm。陶瓷膜表面分布着富Zr的陶瓷颗粒,这是由于氧化膜外层的火花放电形成的特征结构。膜层由m-ZrO2、Rutile-TiO2和ZrTiO4组成,Zr元素含量最高可达50.47%。随着氧化时间的增长,膜层表面的Zr含量逐渐降低,m-ZrO2逐渐减少而Rutile-TiO2逐渐增多,并且出现了新相Ti2ZrO6。  相似文献   
994.
等离子喷涂Al2O3-13%TiO2涂层的海水腐蚀磨损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等离子喷涂技术构筑了高耐磨、耐蚀的Al2O313%TiO2涂层(AT13涂层),利用Rtec磨蚀试验机研究AT13涂层在干摩擦、去离子水和人工海水介质中的摩擦磨损性能,并利用电化学工作站分析了涂层在静态腐蚀和滑动磨损中的开路电位和极化曲线的变化,探讨了AT13涂层的腐蚀磨损机理。结果表明:热喷涂AT13涂层由αAl2O3、γAl2O3、金红石型TiO2和Al2TiO5相组成,其中富Ti相呈条带状分布于富Al基体中;AT13涂层在海水工况具有较好的润滑性,与干摩擦相比,其摩擦因数减小了0.15,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在3种工况下,AT13涂层都具有优异的耐磨损性能,海水润滑条件下,AT13涂层具有最小的磨损率,且随载荷的增加而减小;磨损过程加重了海水对涂层的腐蚀,但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95.
将2A02铝合金进行500℃/2 h固溶淬火处理后的不同温度及时间的时效热处理,结合压痕硬度法及透射电镜精细结构分析,研究2A02铝合金时效前后的组织和相演化及与残余应力变化的关联性。结果表明,170℃时效处理时,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2A02铝合金表面淬火残余应力的消减效果越好,当时效时间达到16 h时,残余应力消减程度最为显著,可达原淬火残余应力的42.9%,而190℃时效热处理后淬火残余应力消减不明显。进一步的组织分析表明,170℃时效时,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针状S'(Al2Cu Mg)相的数量增多且不断长大粗化,S'相产生的共格应力场与淬火残余应力叠加,达到消减淬火残余应力的目的;而190℃时效热处理后S'相的数量极少,使得样品表面淬火残余应力消减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996.
铜电极表面电火花沉积ZrB_2-TiB_2复相涂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Zr B2-Ti B2复相材料熔敷棒,并通过电火花沉积工艺在铜电极表面制备Zr B2-Ti B2复相涂层。通过扫描电镜结合能谱分析研究了涂层的显微结构和元素分布,利用X射线衍射和显微硬度测试对涂层的物相组成与显微硬度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直接熔敷Zr B2-Ti B2复相涂层致密性较差,且存在较多裂纹,与基体有明显分层,涂层物相为Cu、Zr B2和Ti B2;在预沉积Ni层(Ni层)上后沉积Zr B2-Ti B2,所得的多层涂层具有较好的致密性,且涂层与基体间无分层;中间层有Ti、Zr、Cu元素的扩散,说明涂层与基体为冶金结合;Zr B2-Ti B2复相涂层硬度为900 HV0.05稍高于多层涂层硬度(800 HV0.05)。  相似文献   
997.
为了研制高富集效率的介电电泳细胞分析芯片,首先从介电电泳力出发,推导了悬浮细胞所受的介电电泳力公式。通过对比常规微电极的电场强度分布,选择叉指式阵列微电极构建介电电泳芯片;通过模拟不同结构参数下微通道中的电场分布对芯片结构参数进行优化设计。针对Hep G2肝癌细胞,分别分析了细胞受介电电泳力、流体力以及重力作用下的运动情况,获得了Hep G2肝癌细胞富集的初步优化条件。为了对模拟结果进行验证,采用微加工技术制作了介电电泳细胞分析芯片。以Hep G2肝癌细胞为待测样品,当芯片所施加正弦交流电压为5 V,频率为4 MHz时,获得了88.89%的富集效率。  相似文献   
998.
为了解决在线贯序极限学习机(OS-ELM)算法容易产生奇异矩阵、算法贯序更新过程中没有考虑训练样本时效性的问题,提出基于l2-正则化和自适应遗忘因子的OS-ELM(RFOS-ELM)算法。RFOS-ELM在初始阶段加入正则化机制,克服因矩阵奇异而降低OS-ELM泛化能力的缺点。在贯序更新阶段,RFOS-ELM通过引入自适应遗忘因子实时调整新旧训练样本所占比重,推导正则化条件下带遗忘因子RFOS-ELM的递推更新算法,提高其对动态变化系统的跟踪能力。某型无人机机载发射机故障预测实例表明,相比于传统OS-ELM和正则化OS-ELM算法,本文提出方法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999.
以60Si2Mn弹簧钢为对象,分析了其中TiN的析出行为。结果表明,60Si2Mn弹簧钢中固相线和液相线温度分别为1639 K和1740 K。TiN的析出主要发生在固相区,此区域有N和Ti元素的富集。  相似文献   
1000.
利用脉冲直流辉光等离子技术,对1Cr11Ni2W2MoV马氏体热强不锈钢进行不同工艺参数的离子渗氮。利用光学显微镜、显微硬度计、XRD对渗氮层的显微组织及硬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所选用的离子渗氮工艺参数下,1Cr11Ni2W2MoV钢渗层只由扩散层组成,渗氮温度≤560℃时,渗层主要由固溶N原子的α相组成,并伴有少量的γ'-Fe4N和CrN析出;随着渗氮温度的升高和渗氮时间的延长,固溶N原子的α相逐渐转变成γ'-Fe4N相,当处理温度达到590℃时,渗层主要由γ'-Fe4N和Cr N组成。离子渗氮后渗层的表面硬度较未渗氮前有显著的提高,在一定范围内,渗层的表面硬度和渗层深度都随着渗氮温度和渗氮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渗层硬度梯度分布也随着渗氮时间的延长变得平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